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段海 雷景韬 摄影报道
立冬过后,寒意渐浓,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却生机盎然。数百只大天鹅从西伯利亚如约而至,在澄澈水面上引颈高歌、翩跹起舞,金色芦苇丛与“白色精灵”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今年已监测到300余只大天鹅,这是连续第八年稳定在300只以上。”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监测站副站长范大龙表示,这些远道而来的候鸟,早已成为湿地生态环境的“活标尺”。

监测数据见证生态蝶变。保护区记录在册的鸟类已从最初的155种增至245种,14年间净增90种。其中,黑鹳、遗鸥、大天鹅等57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频频现身,183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在此安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这份亮眼成绩源于系统性保护创新。保护区构建起“巡护+科技”立体防护网络,建立常态化巡护机制,布设10条鸟类监测样线、10个监测样点及远程监测塔,配备身份识别检测仪,实现全天候精准监测。“这套系统既保障科研数据获取,又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让鸟类真正安居。”保护区生态监测站干部黄永琮说。

如今的张掖市高台县黑河湿地,碧水悠悠、飞鸟翔集,既是大天鹅等候鸟的越冬驿站,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