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金秋九月,武都区石门镇草坝子村的“水旱两用”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秸秆,农户们挎着收割工具穿梭田间,弯腰、割稻、脱粒,一派丰收景象,饱满的稻谷被源源不断地装入粮袋,即将颗粒归仓。
这份丰收的底气,源于武都区对土地资源的高效盘活。依托白龙江沿岸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优质水土与适宜气候,当地锚定“稳粮增收”目标,探索出农业高效发展新路径:一方面大力推广“水稻+油菜”轮作模式,让田地在不同季节“不闲置”,最大化发挥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推进“旱地改水田”综合改造,将零散小块的农田整合平整,同步拓宽田间道路、修建配套沟渠,打通灌溉与运输“脉络”。
如今,2.3万亩标准化“水旱两用”粮田在白龙江沿岸铺展,“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的布局清晰可见。这片经过提质改造的土地,不仅让水稻、油菜实现稳产丰产,更让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既筑牢了当地粮食安全“压舱石”,也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愿景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