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晓亮 李亚宁 武进文 摄影报道
初夏时节,敦煌悬泉置遗址景区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这座依托G3011柳格高速甜水井停车区打造的交旅融合综合体,以创新姿态实现了古代邮驿文明与现代交通服务的千年对话,成为丝绸之路上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
项目深度挖掘汉代驿站文化内涵,将悬泉置遗址保护与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有机结合,通过“交通+旅游”创新模式,构建起集遗址保护、文化体验、交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区。漫步其中,游客既能在悬泉置遗址展厅近距离感受出土的汉代简牍、文物,聆听千年邮驿往事;也能穿梭于复原的汉代驿站建筑群,沉浸式体验“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盛景;更可在悬泉街市品尝西北特色美食,选购文创产品,在现代便捷服务中触摸历史温度。
作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汉代河西走廊的重要驿置机构,悬泉置遗址肩负着邮驿交通、接待往来使节的重任,是国内目前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汉代驿站遗址。大量出土的简牍文献与珍贵文物,为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鲜活史料。2014年,它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该景区进一步串联莫高窟、榆林窟等大敦煌文旅经济圈核心景点,构建起“快进慢游”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廊道,让丝路文明以全新姿态向世界绽放光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