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在面粉与指尖的奇妙邂逅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绽放新的生机。5月10日,陇南市成县城关镇高旗村非遗面塑馆内,省级非遗面塑传承人、陇南市首批乡土人才安秋平化身文化使者,为前来研学的小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揉、捏、搓、剪、刻……在他灵巧的双手下,一团团普通的面团逐渐变幻出栩栩如生的造型,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

作为一名“80后”新农人,安秋平扎根乡土,将务农与非遗技艺传承巧妙融合。他钻研的面塑,俗称“面花”“花糕”,以面粉、糯米粉、防腐剂为原料,经搅拌、蒸制、上色等多道工序,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动植物等作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创新,让传统面塑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

面塑技艺在安秋平家已传承四代。自小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对面塑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随着成长,这份热爱逐渐化为传承的使命。当地文旅部门也积极助力,扶持成立非遗面塑工作室,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进研学”等系列活动,为面塑技艺搭建起更广阔的传播平台。

如今,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安秋平不仅自己深耕技艺,还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非遗人才。她带领众多青年面塑爱好者穿梭于校园课堂、景区工坊,用指尖的温度传递文化的厚度。“希望更多人能走进面塑的世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安秋平眼中满是期待,在她与众多乡土人才的坚守下,非遗面塑正走出一方天地,续写传承新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