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图库  >  专题策划

【携手同行·共绘黄河绿意】内蒙古永兰渠上,一个闸所两个人的故事……

2024年08月06日 12:08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记者 杨阳

  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杨阳 摄影报道

  闸门一开,黄河水来。进入夏日灌溉季节,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里,永济干渠及永兰等11条分干渠引导着黄河水滋润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中旗的农田,小麦、玉米、辣椒、番茄等作物在水的催化下换着姿态,沿途村庄和农场在水的描绘下变了颜色,由黄到绿,由绿换彩。

  永兰三闸一角。

  顺渠而望,永兰渠犹如一条金色飘带舞动于翠绿的莽原。散发着泥土味的渠水通过一个个渠口急切而迅捷地淌入农田。永兰渠上有一个闸,只有两名年过五十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关系着临河区2个乡镇6个行政村的农业用水及灌溉,灌溉面积达2.6万亩,这就是永兰三闸。

  赵瑞锋在进行流量测验。

  清晨,天刚蒙蒙亮,永兰三闸工作人员赵瑞锋、杨建亮就来到测流桥上进行流量测验,为每天早晨的水情拍报提供第一手精准资料。

  每天忙碌一上午地测流、计算后,两人还要巡河、清理渠边野草、垃圾。

  “我要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留作美好的回忆。”这句话常挂在赵瑞锋嘴边。他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染着杨建亮。“赵瑞锋身体不好,平时上桥测流或者需要体力的工作都是我来做,我测完,他计算,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这使得我们每天早上都是最早汇报水情的闸。”在两人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曾经条件简陋、生活孤单的永兰三闸正焕发着生机。

  杨建亮(左)和赵瑞锋(右)清理渠边花草。

  记者随赵瑞锋和杨建亮走到闸口旁,杨建亮上桥测水,赵瑞锋掏出手机边看边说:“你看,这就是我们所在的位置,手机上水位和闸门开启高度数据都可以看到。”赵瑞锋的手指在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水位闸位采集系统APP上轻轻跃动,就能实时监测水情。

  当然,为了随时更新准确的数据,赵瑞锋和杨建亮依然需要每天上桥测流。“如果在过去,不知道我们要来回扛着仪器跑多少次才能得到这些数据。”赵瑞锋感叹。

  在永兰三闸办公区,院落正井井有条地进行扩建,外墙粉刷、彩钢顶喷漆……走进院内,赵瑞锋和杨建亮工作、生活的地方焕然一新。

  赵瑞锋和杨建亮的乐观、敬业,使三闸成为了模范党员闸点。“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我们就会用心干好。”赵瑞锋和杨建亮都这样说。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赵瑞锋和杨建亮是一个个基层水利人的缩影,他们用爱之愈深、敬之愈真的态度和朴实能干的行动,保障着灌区的安澜,促进农民增收。

  永兰三闸办公区院内的农作物生机勃勃。

  6月29日,在狼山镇爱国村四组,村民孟伟骑着农用三轮车平稳经过刚建好的“连心桥”。“我家的地在桥那边,之前我得‘走包头,绕石拐’兜个大圈子才能到自家地,现在永兰渠供水所为我们建了这个农田桥,真是太方便了!”孟伟说。

  据了解,爱国村四组是以回族为主的村社,也是永兰三闸所负责的灌区之一。今年5月,永兰渠供水所党支部先后与爱国村少数民族代表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特色主题党日活动以及结对共建活动。在对农户走访民情时发现,前些年农田土地整理时,板头中游农田配套只有农田路,漏建了农田桥,导致爱国村四社部分农户种地不方便,费时费力。永兰渠供水所随即自筹资金为当地村民架了一座“连心桥”,以解决农田配套“断头路”过渠之需。

  永兰渠供水所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以来,赵瑞锋和杨建亮两人日夜奔波走村入户,使供用水双方的心拉得更近了,今年,爱国村水费率先完成预算任务,成为了整个供水所的表率。

  “安全输水、和谐灌溉是我们的目标,我经常与灌区农民聊家常、算细账、摸实情,守好农民的小家,就是在守好我们的大家。”赵瑞锋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