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曾令统/文 受访者供图
红日西沉,黄河在一片柔光里恬静朦胧,微微荡起的波纹被撒上一层淡淡的金黄,缓缓淌向远方。这样的画面,对封丘县黄河河务局的齐爱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黄河边治理河道、防治水患,他已经度过了38年。
56公里的河道,他已走了38年
“人生的事,全靠缘分,谁也不曾想我会和黄河打一辈子交道。”齐爱民1986年从部队退伍回来后,便被分配至封丘县黄河河务局担任河道修防工至今。
齐爱民能吃苦,人又忠厚老实,遇事也从不提什么过多的要求,可这次分配却让他犯了难,在工作之前,他从未真正接触过黄河河道的防汛工程,也并未了解过相关的知识。
当他第一次直面黄河时,河风中奔涌的河水阵阵冲击着河坝,浪头大时还有扬起的河水越过大坝倾洒而下,他心情起伏不定。
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及相关知识,齐爱民刚开始被分配至巡视河道及维修河坝小组,小组有6人,平时每隔2小时要对河道进行巡逻,到了每年的6月末,巡逻频率则改为1小时1次。
除了要巡视记录水位水流情况,更要沿着河道仔细查看靠水一侧是否出现裂缝缺口或存在险情,并拟定抢险方案进行紧急处理。刚工作的齐爱民虽然不懂这些专业知识,但是他却肯吃苦,有险情需要体力活,他便主动冲上去,老员工怎么做,他便暗暗记下来,很快便熟悉了整个工作流程。
家人看他辛苦,工作又充满危险性,不止一次劝他改行。但他自己觉得这份工作值得,堤下是家乡,“守护黄河就是守护家人”。
就这样,56公里的河道,齐爱民已经走了38年。
“当时连遗言都想好了”
“黄河是咱的母亲河,但却是一个小孩脾气。”和黄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齐爱民深谙此理。
1996年8月,黄河区域出现水灾灾情,受洪水淹没耕地196.2万亩,受灾群众超105万人,彼时的报道是这样描写此次灾情:“咆哮的黄河掀起冲天浊浪,冲垮了羸弱的生产堤,不到一个小时,百里的黄河滩区一片汪洋……翻滚的水面上,漂浮起了扑腾的鸡鸭、带根的玉米秆儿和成片的麦秸……”
发洪水的当晚,齐爱民和他的同事正在单位值班,屋外的急促雨点噼里啪啦地击打着窗户,见惯了大江大河的齐爱民此刻却紧张地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经验告诉他,这次的雨水有些反常。正当他准备披好雨衣再次前往河堤观察水势时,突然,脚下一丝冰凉的触感让他警觉起来,“完了,屋里进水了”,他赶忙走出去,发现此时河水已经淹没大宫控导工程,灌进了齐爱民所在的班组庭院。
见此,齐爱民马上将情况汇报至上级,此时,单位也传来消息,为了安全起见,要求所有留守员工一并乘船撤离。
面对灾情,如果没人对河位堤坝受淹情况等数据进行记录,后期便无法更好做好预防与修缮。
齐爱民当即决定同另外两名队员留守于此,“当时甚至连遗言都想好了,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这些数据。”就这样,三人靠着手电筒及紧急备用物资,一次次蹚水摸索着守在洪水观测尺旁,经过3天的记录,最终为黄河防汛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歇不住的老齐”
绵延万里的黄河,经中原流入渤海,位于黄河左岸的河南新乡,境内黄河河道长170公里,在全河南省所有沿黄省辖市中“滩区面积最大、河道断面最宽、临背悬差最大、滩区人口最多、蓄滞洪区最多”。新乡封丘更被誉为“黄河北岸的最后一道弯”,这里的黄河河段地势险要,辖区内的曹岗险工更是素有“天下第一险”之称。
“要说苦其实都是小事,关键是特别危险。”在齐爱民工作的30多年间,仅2013年黄河汛期期间,封丘曹岗、古城两个工程出险123次,其中较大险情就有11次,经过险情抢护,抢险加固等措施,最终并未造成任何重大损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齐爱民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干完一天都不嫌累”的小伙了,虽然他还每天坚持沿着河道巡查,但是很多事却都感觉有心无力,单位的同事也常常劝他,“歇歇吧老齐”。但是对于“黄河的事”他却始终放心不下,一有空便自己进行琢磨或和旁人请教学习。
出乎意料的是,从未上过大学的齐爱民靠着工作经验及日常钻研,先后主持参与的9个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个项目获黄委“三新”科技成果认定,4个项目获河南河务局科技进步奖,4个项目获河南河务局科技火花奖。
而他也自2008年起,被聘为河南河务局职业技能培训教师,培训学员超3000余人。
每当人们称赞他时,齐爱民都会忙摆摆手说,“可不敢可不敢,我这也不是啥发明,都是自己没事琢磨的工作经验。”当有新人向他讨教起工作上的经验时,他却从不吝啬耐心指教。
如今年近花甲的齐爱民,仍保持着每天前往黄河河道巡查的习惯。同事们说,“老齐是个倔人,他就担心黄河出事,根本坐不住”。看着新进的同事忙碌地记录着河道的情况,他常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不舍昼夜的黄河水,浩浩汤汤滚滚向前流去,齐爱民和他的同事们,正一年接着一年,为将“悬河”变“利河”,付出自己的汗水和智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