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宋菲菲
一年的忙碌即将接近尾声,回眸2023年,陇原大地上,一件件暖心事让我们铭记,一个个热心人让我们感动,坚持、奋斗、收获、欢笑、泪水、希望……他们当中,有扎根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领头雁”;有跋山涉水,到偏远山区为群众看病的健康守护者;有深耕传统手艺,用一双巧手开启致富大门的民间工艺传承者;有寒冬腊月,仍然坚守在户外工地的建设者;有地震发生后,迅速赶往受灾地区抢险救援的先头部队……下面就让我们在定格的一张张照片中,一起来回顾那些暖心时刻,那些感人瞬间。
从春天到冬天,从狭长的山谷攀到山顶,又从山顶深入到另一个深谷。每天不知道要爬多少盘山路,要趟多少山涧草甸。天祝县毛藏乡流动医疗“小分队”用一辆车、一双脚丈量着毛藏乡的山山水水,守护着这里的每一户村民。这个冬天,因为有你们在,毛藏乡的群众过得很安心、很暖心。(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剑 孔庆燕 摄影报道)
1月21日晚除夕夜,正值万家团圆、辞旧迎新之际,繁华喧嚣的角落里掩映着一座水电厂,一如既往地沉默着开展工作。晏巍像往常一样坐上通勤车,从灯火辉煌的城市去单位厂房。作为黄河上游水利调节的大型水库,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承担着黄河防凌和保供调峰的重要作用。晏巍是该厂的运行值长,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全力确保安全生产,保供万家灯火明,坚定地站好最后一班岗。(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徐积强 吴菁菁 侯齐 摄影报道)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这是《202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来自静宁县的农民工选手朱彦军在介绍自己时说的第一句话。朱彦军在继《2023中国诗词大会》获得第五场全场最佳选手之后,在第九场比赛中发挥神勇,一路高歌猛进,进入全国六强,再次为甘肃人民增光添彩。(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魏娜 摄影报道)
2月20日,陇南市首批优秀乡土人才、省级劳模郭大权正在西和县何坝镇马铃薯育种基地查看瓶装马铃薯幼苗生长情况。农民郭大权多年扎根乡村田地,带领710户村民成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培育马铃薯、优质小麦120个品系良种,推广种植面积达80万亩,年产值达500多万元,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有生之年,我希望看到山青水绿的‘野狐沟’。”58岁的文县尚德镇种橘人田济明望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橘园和流淌不息的白水江河谷感慨道:“三十三年,橘子红了,山头也绿了!”在“橘老汉”田济明的引领带动下,文县将会有更多的“橘老汉”涌现出来,扎根乡土“种梦”,会有更多的荒坡荒山实现“点绿成金,化青为银”。(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玉玺 摄影报道)
冬日,为期35天的兰州铁路局管内陇海铁路第一阶段集中修在天水至兰州区间如火如荼地进行。铁路列车白天都是在线路上不间断运行,素有线路“磨皮师”美誉的兰州工务机械段综合维修车间的工作人员,深夜12点以后在多个施工点对站场内道岔和区间线路实施打磨作业,有效保障列车通过平稳性和安全性。(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增虎 李军林 摄影报道)
4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电商“新农人”梁倩娟在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的爱心书屋,陪伴乡村儿童阅读童话故事。梁倩娟是一名普通的“80后”农家女,从城里打工返乡创办“陇上庄园”网店后,带领村民通过网络电商平台将当地的农土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同时自筹资金,在石滩村建起一座爱心少儿书屋,供周边村社的学生、村民免费阅读,丰富了村民的阅读资源,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为实现“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这一愿景,2020年以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老师带着梦扎根静宁乡村,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奉献着自己别样的青春。(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瑞霞 杨凯 摄影报道)
位于瓜州县境内、由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负责保护管理的小千佛洞(下洞子),是敦煌石窟群的组成部分。只不过,与莫高窟、榆林窟相比,坚守在这里的守窟人只有一对夫妻,他们常住榆林河畔,与寂寞为伴,默默守护着石窟。(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佘敏 刘洁 郑晓龙 摄影报道)
因境内有长城遗址而得名的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因为一个人,风雨坚守20载,筑起了一片“绿色长城”。从昔日黄沙遍地,到今朝绿树遮阴,他用坚守和担当,传承着誓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用奋进和实干,续写着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他就是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村民王银吉。(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马艳 摄影报道)
2017年,大学毕业的丁禹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敬仰,来到了崆峒区上杨乡下杨小学任教。由于经济、地理条件限制,山里的孩子接受专门的艺术教育不太现实。特别是学校里有很多留守儿童,每个孩子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丁禹说:“音乐给他们一个空间,让他们在这里放松,在这里摇摆,也变得自信、阳光、快乐,我想,这就是音乐的意义。”(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魏丽 摄影报道)
2023年6月10日清晨,虽然是个周末,肃南县大河乡“牧童之家”却坐得满满当当,在志愿者李雪梅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安静地写作业,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些孩子大多是附近的留守儿童旅客,他们的父母常年在牧区放牧或者外出务工,平日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起居。可是面对辅导作业的问题,就让这些老人发愁。于是,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些孩子就来到“牧童之家”,由志愿者组织开展作业辅导、趣味课堂、“非遗”小讲堂、亲子故事会、绘本讲解、经典阅读等活动,深受牧区孩子们欢迎。(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婕 摄影报道)
5月26日,37对手牵手、穿着婚服的兰州铁路局工作人员,成为列车上最抢眼、最特殊的旅客,他们从兰州出发前往天水市和谐园,搭乘这趟别致的“婚车”,驶向幸福的婚礼殿堂。(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宋佳龙 摄影报道)
7月9日,来自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师生,在陇南市徽县榆树乡石碑村边采摘、边公益直播推介当地木耳网销。暑期社会实践中,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开展“寻甘探陇、助农振兴”活动。师生们走进榆树乡山区田间地头,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大力推销当地的羊肚菌、木耳、香菇、蜂蜜等农土特产品,用智慧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自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陇南武都区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全方位的结对协作与帮扶工作,全面助推武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医疗卫生协作帮扶方面,完成了医疗业务技术输送、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人员互派、组团帮扶等工作。2023年6月,武都区又迎来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医疗帮扶团队,他们聚焦学科补短板、群众得实惠、技术留得住三个重点,持续织牢医疗协作网,将东部先进医疗理念和成熟医疗技术在武都传递转化,谱写着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新篇章。(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石晨 摄影报道)
2023年夏日,厦门工学院“小爱”暑假社会实践队成员们乘着山海协作的东风、踏寻东西扶贫的脚印,来到了永靖县陈井镇。在20天的实践中,实践队开设了“红领巾暑期托管班”,分成体育组、绘画组、课业辅导组等不同小组,集中讨论备课,分年级撰写教学计划,制定教学任务,开设了学科类、实践类和拓展类课程,为陈井镇的孩子们教授了知识、传递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萍 甘荣凤 杨江红 摄影报道)
8月3日,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余家河村“新农人”孙光朋、贾玉花与蜂农边采收、边直播推销当地棒棒巢土蜂蜜。孙光朋和贾玉花都是土生土长的90后农村青年,他们扎根偏远的家乡,因地制宜,联合创办淘宝网店,通过电商平台集中收购、推广销售武都区当地的原生态茶叶、老树核桃、土蜂蜜、中药材等土特产,辐射带动当地200多户群众通过电商共同增收致富。(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秋日,位于西峰区后官寨镇路堡村的庆阳金鹿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只只梅花鹿温驯可爱,合作社负责人路孝成和妻子正忙着备料、添食。该合作社2017年开始饲养梅花鹿,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并注册“金鹿苑”商标,开发鹿胎膏、鹿茸片、鹿血酒等相关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往各地。同时发展订单养殖,带动周边群众抱团发展梅花鹿养殖产业。(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盘小美 摄影报道)
9月14日,在陇南市礼县永兴镇龙槐村,网红果农张加成(左)与阿里巴巴派驻礼县乡村振兴特派员赵晓东在果园直播,线上销售苹果。张加成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果农,从2019年8月起,在阿里巴巴派驻礼县的多名乡村振兴特派员“一对一、手把手”的大力培训帮扶下,张加成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打开了电商销售的新局面,不仅销售完了自家的六万多斤苹果,还大力帮助村里其他果农“触网”学习电商,共同增收致富。(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9月13日,在陇南市徽县江洛镇李寺村的稻田鱼虾综合种养区里,“新农人”王宝成夫妇边抢收水稻边销售稻田鱼和小龙虾。王宝成是当地有名的养殖户。在外打工多年后,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成立了徽县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稻鱼虾共养”产业。同时带动周边30户群众共同种植优质水稻300多亩,年产水稻鱼、小龙虾约15000多斤,总产值达180余万元,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旭春 摄影报道)
夏日,陇南市武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王晓霞正在给孩子们上一堂生活适应课,她从事特教工作十六年以来,从教授生活自理到引导社会互动,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们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她用无限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为特殊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珂 摄影报道)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张掖市青年马啸同他的团队一起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马啸由此创造了属于他的三个纪录:个人首次攀登珠峰并成功登顶、2021年珠峰登山季首位登顶队员、仅用9天即完成登顶珠峰,也成为张掖第一个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攀登卓奥友峰是他的又一次新的挑战。(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将 摄影报道)
龙首山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属于天山余脉河西走廊北山的东段,是河西走廊与阿拉善高平原的分界线。有一群护林人用责任和坚守长年累月管护着这片林地,用默默无闻守护着这片沙漠明珠。(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伯武 吴鹏 吴玉丽 摄影报道)
靖远县剪纸非遗传承人王世义用剪刀和纸张记录靖远,他把靖远的人、物、景融入剪纸中,将家乡美和中国梦跃然纸上,推动靖远剪纸技艺更上新台阶。近年来,王世义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剪纸技艺的传承上,在靖远县的各个中小学校和各类文旅活动现场,时常能看见他的身影。他先后为靖远师范附属小学、乌兰小学、靖远职专等多所学校的孩子们教授剪纸。(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赵维燕 马耀娟 摄影报道)
“奶奶,头稍微往上抬一点,放松,保持微笑,321看镜头……”阳光下,徽县摄影志愿者为老人们免费拍照,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用爱心传递敬老风尚。很少面对镜头的老人们有些拘束,动作也显得有些生硬,在志愿者的耐心帮助下,老人们纷纷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高琼 田晗 摄影报道)
杨安福是灵台县龙门乡卫生院院长,妻子俞树梅是该院一名医生。两人是甘肃省医学院的同学,2011年毕业后,他们放弃了留在兰州的机会,一同回到了杨福安的老家龙门乡,选择用他们学到的医术服务家乡。十多年来,他们服务当地群众过万人次,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例漏诊、一例错诊、一例投诉。他们用坚持和奉献默默地推动着偏远山区医疗事业发展,他们是群众心中最美的乡村医生,也是群众健康的守护者。(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朱强 徐娜 摄影报道)
潘小红,一位土生土长的裕固族姑娘,因2岁时不慎跌入炭盆,左手严重烧伤无法伸展,落下了终身残疾;8岁时,帮父母放牧,不幸又被山坡滚落的石头砸中头部,差点丧失语言功能;12岁时,父亲劳累过度病逝,她主动辍学回家和妈妈一起放牧。潘小红是残疾人,所以她特别能体会残疾人的苦。2012年,她成立了肃南县残疾人文创手工坊,专门招收残疾人从事手工串珠、民间刺绣、丝网花编制等手工艺品的制作。十余年的时间里,有11名残疾姐妹成为了她的固定员工,她们共同用心用力将爱好做成了事业。(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荣文 王少伟 摄影报道)
又是一个暖阳的冬日,通渭县义岗川镇寨子村瓦房社的徐喆依旧拉起铁锨习惯性地走进自己经营了半辈子的北山林子。就是这昔日的不毛之地,在徐喆25年的耕植下彻底变了样——春有杏花红,冬有松柏绿……改造了荒山,美化了村貌。(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子斌 摄影报道)
灵台县独店镇瓦玉村992名村民的门前小路,冯君香一走就是25年。从护士小冯到冯大夫,她将村民装进心里,也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新农合推行前,冯君香从未收过出诊费、诊查费。肌肉注射一次两角钱,静脉注射一次1元钱,用药“只开对的、不开贵的”,感冒、腹泻等常见病开3天药只要两三元钱,吃药能好就不打针……厚道憨实的冯君香,每年诊治1200人次以上,出诊率超过60%,先后为乡亲减免10余万元的医药费。(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孙筱娜 王继发 摄影报道)
12月7日,兰州西工务段职工为包兰铁路沿线悬崖陡峭边坡安装防护网。入冬以来,兰州西工务段认真排查铁路沿线悬崖陡峭边坡上裸露的岩石,通过增设主动防护网和被动防护网的方式,防止石块经风化掉落铁路沿线,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宋佳龙 王光辉 摄影报道)
12月20日,武警甘肃总队官兵在-15℃的气温下,不畏严寒、不惧艰险,发扬连续奋战精神,为积石山受灾群众开展医疗巡诊、御寒物资发放、救灾帐篷搭建等任务,让灾区受伤群众倍感温暖。(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侯崇慧 赵锡强 摄影报道)
12月25日上午,东乡县公安局抗震救灾心理服务小分队在积石山县柳沟乡袁家小学“帐篷课堂”内,通过讲授安全知识、辅导作业、交流倾听心声、安抚情绪、团建活动等形式,随时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灾情,共同渡过难关。(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马文龙 完玛草 摄影报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