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敦煌悬泉置遗址。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斌银 武进文 摄影报道
9月14日傍晚,落日余晖映照敦煌悬泉置,使这座千年邮驿显得更加神秘而诱人,仿佛2000多年的历史迎面而来,触手可及,让人浮想联翩。

悬泉遗址位于敦煌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侧1.5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这里南依三危余脉火焰山,北临西沙窝,为汉唐间安西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这里东去安西56公里,西去敦煌64公里,遗址总面积22,500平方米,海拔1700米。

敦煌悬泉置驿站于1987年首次被发现;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置机构。

在30多年前的一次文物普查中,被黄沙掩埋了两千多年的悬泉置被唤醒,从此揭开了大汉王朝在当时传递律令、上报军情、接待国宾的秘密,见证了丝绸之路当年的富足和繁华,再现了被湮没的2000多年前贯通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历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