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图库  >  摄影师专栏

陈淮镜头中的山丹汉明长城

2024年07月11日 11:07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陈淮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406.png

  陈淮,自由撰稿人,人文地理摄影师。研究、探索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近二十年。出版有《河西走廊》《山丹长城》《大漠孤烟阿拉善》《黄河远上》《黄土高原纪行》等著作。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陈淮 摄影报道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516.png

  山丹县境内的古老长城

  一、山丹长城与北部山地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驱逐匈奴、开拓河西走廊之后不久,即在河西北境陆续修建了绵延一千多公里的史书上称为“塞障”的沟壑、墙垣,用来阻挡匈奴,以确保刚开通不久的丝绸之路畅通。汉语中的“塞北”“塞外”就是由此而来的。而今天的人们则习惯称汉代修筑的这些沟壑、墙垣为“汉长城”。“汉长城”修筑的特点是挖掘出深沟的同时,再用这些挖出的土夯筑成高大厚实的墙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这些汉代遗存下来的防御工事,已被大自然消磨得像一道农民用来灌溉的土埂和水沟,在旷野上很不起眼。

微信图片_20211124175547.jpg

  古道残垣夕阳斜

  同样,山丹境内还有人们广为熟知的“明长城”,史书中及河西走廊长城沿线的老百姓都称之为“边墙”。比起两千多“岁”的汉长城,至今才400多“岁”的明长城,自然要高大、完好得多了。所以,一般人们眼中看到的,都是明长城。在山丹广袤的原野上,一般在明长城的北边,相距不过一二十米,会看到汉长城。

微信图片_20211124175537.jpg

  蜿蜒在大地上的山丹汉、明长城

  古老的山丹汉、明长城

  长城蜿蜒于中国大地,成为举世罕见的历史人文景观。除了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一些著名的关隘、山口外,大部分长城都是用“夯土版筑”的方式以黄土为原料修筑的。这些黄土夯筑的城墙,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能保存到今天的并不是很多。而在山丹县境内312国道旁边,就有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且数量不少。

  这里的长城穿行于南边的祁连山与北边龙首山间的“走廊”里,长城以南是历代屯垦所形成的村落及穿行其间的古丝绸之路;长城以北,隔着一片荒滩与干旱的山地,就是阿拉善高原。

微信图片_20211124175528.jpg

  边塞牧歌

  二、绣花庙

  地理学上将河西走廊分为两大部分:一块叫“武威盆地”;另一块叫“酒(泉)张(掖)盆地”。两块盆地之间是一片隆起的山地,这片山地是走廊南边从祁连山伸出的焉支山,与走廊北边的龙首山两山之间的结合部及一系列坡积冲积带所构成。绣花庙就在这片山地的最高处。古老的丝绸之路与今日的“亚欧大陆桥”都要经过绣花庙及其所在的这片山地。

微信图片_20211124175552.jpg

  耸立在山坡上的绣花庙只是长城和营盘的残垣断壁

微信图片_20211124175556.jpg

  长城边上的牧人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442.png

  长城边的牧羊人与他们的羊圈

  绣花庙一带由于干旱少雨,羊群的放牧必须每天在太阳出来之前放羊出圈,以使羊吃到带露水的草。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512.png

  三、峡口村

  长城从绣花庙北边的长沟山下往西延伸数公里,向北折转爬上山坡,那山坡的脚下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峡谷,这个在地方志及现在当地人仍称为“峡口”的峡谷,历史上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道天险。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曾有“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的诗句。明代张楷写有《石峡口山》一诗:“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疑过井陉愁马蹶,似经云桟听猿呼。两山影逼天多瞑,五月风高草已枯。明日西行望张掖,一川平似洛阳衢。”可见峡口地处十分险要。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508.png

  峡口村中心的过街楼是地处偏僻的峡口村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

  现在的峡口成了一个村庄,正式的地名就叫“峡口村”。现有居民一百一十户,六百多口。村里的大部分居民都住在峡口城堡里,城堡的西边厚实而高大的城墙上,有一个拱形门洞,那条旧日的丝绸之路大道就从门洞下穿过。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415.png

  四、旷野里的长城博物馆

  山丹明长城保存较为完好并且容易观赏得到的一段,是从绣花庙到新河的长城口一带,这里地势较高,降雨量少,又因远离村落而较少受到人们生产活动带来的破坏。对于过路此地漫游丝绸之路的游客而言,在整个河西走廊,山丹新河的长城口是唯一距公路最近,城墙又较完整的地点。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420.png

  蜿蜒于大地的长城墙体上,每相隔一段就有一个突出于墙面且较高大的“墩”,一般人常误以为是烽火台,其实那叫“马面”或“敌台”,平时可方便守望,战时便于射击敌人。在山丹新河长城口公路边的就是“敌台”。而烽火台则多孤立在长城沿线附近的山包、丘阜或四周视野开阔的地面上。

  山丹的明长城都是用“夯土版筑”的方法修建的。为使长城坚固,筑城者先开挖基槽,把槽底夯实后,铺一层土、夯实;再铺土,再夯实……逐层铺筑,直到所需高度。从现在保留下来的长城城墙来看,夯层厚度一般在十到二十厘米之间。石夯锤与版筑法的广泛运用,保证了长城的夯筑质量。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504.png

  在河西乃至中国北方农村,至今还有用夯土版筑的方法打土墙的,大家人手一柄石夯锤,所唱的号子较简单,为两拍节奏,每拍夯一下。领夯者唱一遍,后面的众人再跟着和一遍,如此反复……这比众人拽抬的大夯节奏要快、夯打的次数要多。跟在领航者后的每一个人都要将手中的夯落在前面人夯印的间隙上,这是保证夯实的关键。还有一种木制的扁咀榔头,是专门用来捣实墙边与板椽结合部的。整个墙打够高度以后,还要将墙面铲修平整。在山丹新河一带,有些农民家中还保留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石夯锤。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454.png

  用石头修砌的羊圈

微信图片_20211124175543.jpg

  麦田与山丹明长城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459.jpg

  山丹长城边看西瓜的孩子

新河驿.jpg

  五、新河驿

  “新河驿”东接峡口驿,西达山丹县,据县志记载,新河驿驿站的人员、马匹、牛的配额等同于山丹驿和峡口驿。

  新河地处焉支山与龙首山两山山前冲积平原的最低凹处,有“新河盆地”之称。历来多有乡一级政府在此驻设,近代,曾设有“封云”乡署,50年代驻有“新河乡”。现在,虽无乡政府设置,但仍驻有一些政府及金融机构。古老的新河城池与城内的建筑物已基本被拆得荡然无存,只留下一条横贯东西的街道,在长约五百米的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只是除了一两家街面的房屋还是老建筑外,其余都是近一二十年内修建的。

微信图片_20211124174432.png

  作者的长城驿站

  新河盆地的东南方向是焉支山,从焉支山西北麓到新河盆地之间,有许多行洪后形成的天然河道,新河地名的由来地方志并无记载,大概如当地的老人所言:因靠近一条新近形成的河道而名的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